赵嘉敏 | 智能,本质上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来源:苇草智酷
作者 | 赵嘉敏 东西文库创始人、译言网联合创始人
编者按:通过我们对人机交互、人机混合智能、深度态势感知、计算与算计的理论起源、发展过程、未来展望思考,并结合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一些较深入思考后的观点,并认为解决未来人工智能问题的前途在于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发展。
2022年7月2日,智酷No.153(总265期)苇草智酷邀请到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员刘伟老师分享“人计与机算——为什么AI距离智能越来越远?”,东西文库创始人赵嘉敏、数字经济学家刘志毅两位老师参与点评。以下根据赵嘉敏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刘伟教授讲的主题围绕智能,特别是人的智能、机器的智能,以及跟环境的融合。从技术哲学角度来看,智能本质上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们都知道,对环境的适应有生物意义上的适应,即自然选择、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智能既是生物意义上适应的结果——因为大脑就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又超越了生物意义上的适应。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概念叫“文化基因”,是跟“生物基因”相类比,它也是通过模仿、传承、创新(以及环境的选择)来进行演化。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并不认为有最高级的智能。我们更强调不同的智能。比如:松鼠记忆藏松子的地点,鸽子的导航能力,这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发展出的不同智能。
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人的智能是最高级的或者人的智能会站在所有智能的舞台中心?因为人的智能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变化,而且对环境的改变也是巨大的。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适应力的盈余。当人类改变环境的速度超过了环境对人类的改变,这时候人类就经历了第一个 “技术奇点”。在这个技术奇点之后,人类就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但这个过程持续下来,我们可能就面临第二个奇点,就是环境变化的速度又一次超过了我们能够适应环境的速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技术也构成了我们的环境。我们创造技术的速度越快,环境改变的速度也越快。更重要的是,机器参与了环境的改变。今天我们一直在谈论机器智能。机器本身也具有了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特别是数字环境。
所以,会面临第二个技术奇点恰恰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环境的变化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的融合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需求。
最后引用贝尔纳·斯蒂格勒的一句话:“人性是技术的发明”。我觉得这大概是技术哲学里的最高要义,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人性和技术的一个最深刻的总结。我就点评这些,谢谢大家。